浅析博客新闻_东赢体育.(中国)官方网站-DONGYING TIYU
东赢体育2002年12月,多数党领袖洛特的不慎之言被博客网站盯住,而丢掉了乌纱帽;
2003年,围绕新闻报道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上的伊拉克战争也同时开打,美国传统媒体公信力遭遇空前质疑,博客大获全胜;
而这,无疑是博客新闻产生和崛起的有力条件。新闻传播中对新闻的基本要求中的时效性无疑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帮手,也正是博客能够满足新闻时效性这一新闻元素,才使得博客新闻越来越成为新闻工作者青睐的对象。博客新闻便是在新闻报道中充分发挥了博客的时效性使其登上了新闻报道的舞台,二者相得益彰,大放光彩,博客新闻便是这样产生和崛起。
首先是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印度洋海啸中,被广泛采用的海浪冲击海滩的照片便是出自博客之手。英国BBC网站征集读者拍摄的美伊战争前的反战照片,参加了反战的博主向他们提供了最为鲜活的照片。以BBC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博客的暧昧和青睐,无疑暗示着博客新闻会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庞大的博客队伍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他们中不乏新闻事件的目击者和专业人士,新闻博客可以更加公正、公平,并号召众多网友对传统新闻的错误进行声讨。所以,博客新闻在继承传统新闻的基础上,通过发挥自己的优势,会走向专业化的道路。
3:快捷性。即时效性强。和微博一样,博客新闻制作不受时间地点或是专业素养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物、只要有一部手机或是一台电脑,一个博客账号,随时随地将身边的新奇事传到世界每一角落。可以达到即传即得的效果,第一时间第一地点使受第一时间受到。
4:灵活性。不像传统的报刊广播或电视新闻,须要严格的把关和限制,博客新闻制作灵活,不受限制,用语活泼,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1:假新闻屡见不鲜。新闻往往缺少必要的严格调查访问使得其缺少可行性和客观性。很多网民借助博客制造了大量大假新闻以博取网友的眼球,大肆夸张歪曲客观事实,制造一些子虚乌有的时间,骇人听闻。甚至有的网民无端揭露他人隐私,通过这一形式大肆渲染,无中生有,给别人带来了无穷伤害。
博客的繁荣的标志是一些专业化的博客新闻的出现。传统的报纸广播等新闻集团开始将博客作为他们传播工具,越来越重视博客新闻的应用,一些专门的报社电台设立了自己的新闻博客。这是博客新闻的繁荣。
1:交互性。传者和受众,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互动,每个读者都可能成为作者,传受合一在实时互动中成为现实。传统的大众传播是由少数传播者对不确定的大众进行的“一对多“的信息传播,传者与受者之间界限分明,而在博客新闻传播过程中是“多对多”。没有所谓的传播者和受众,两者合二为一,传播者同时就是受众。就像一个聚结了一大堆人的房间或者说是读书沙龙座谈,每一个人既是听众,也是讲述者,不分上下,每一个人都是中心,听别人讲话,也讲话给别人听。
狭义来讲,博客新闻所指就是通过博客传播的新闻报道。而从广义来看,博客新闻不仅仅是基于博客的新闻报道,更是指通过博客进行新闻制作,采访,报道和传播的报道方式以及受众借助博客获悉新闻的接收过程,意即不仅是一个点——新闻点,更是一条线——新闻线。简而言之,博客新闻就是,用博客制作传播以及用博客接收的报道和报道方式。
其次是博客新闻不会替代传统新闻。新闻博客虽然方兴未艾,有着强大的优势,不过也不能忽视博客新闻与生俱来的劣势,导致其不能符合新闻的真实客观的真实要求,这是其硬伤。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媒介,和传统媒体相比,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传统媒体的许多优势,仍然不可替代。所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新闻博客不会替代传统新闻媒体。
2:私人性。也可以称之为“个性化”或“个人化”。首先,博客就是一种个人化的工具,不受太多约束,没有太大要求。博客新闻倾向与运用个人的视角来报道新闻,不能保证报道视角是狭隘的或是开阔的,也不能保证报道是主观还是客观,关键在于报道者的新闻素养和个人思想知识水平。这便是博客新闻充满着个人感彩,完全代表着个人对待新闻事件的喜乐爱憎,成为一种个人化新闻报道方式,或是个人化的新闻。
其最后的归宿更倾向于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传统媒体面对这样一个发挥着无比新闻优势的工具,自然不会旁观。而是积极的将其引入到自己的报道体系中去。凭借着自己过硬的腰杆子,财大气粗的传统媒体应该而其能够将博客新闻作为一种报道媒介加以发挥。而博客新闻,面对传统媒体这个阔老爷,当然也会投怀送抱,何乐而不为呢?
简言之,博客新闻在可预见的未来,大致会按照这么一条线路发展下去:在争取专业性的过程中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作为传统媒体的一个新兴的有力工具,相互共存而互相补充。
博客英文名blog,全称web log,即“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blogger就是写博客的人。博客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博客原指这样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也喜欢在网络上写日记。后来博客也指一篇文章,一篇博客就是一篇文章。Blog是继email
2:污言秽语泛滥成灾。因缺少必要的管制和相关网络法规的缺失,导致很多人在在博客新闻中随意恶毒谩骂他人,口出恶言秽语,完全不顾及形象与道德。将生活中的粗俗下流的那一套全都搬弄在网络上来。
3:专业性差。因博客新闻个人化色彩严重,不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导致博客新闻往往十分浅薄。不能做到全面客观真实,要么夸大其辞,言过其实,要么言不及义,只及皮毛。用语也往往口语化,没有规范和专业用语。
、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反的“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志,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说白了,博客就是一种日志,只是这种日志基于传统而有异于传统,首先两者皆为个人日志,记载个人生活学习,喜怒哀乐,思考感想等等点滴记录,其次是皆为一种个人化的活动,但是,博客异于传统日志的是它基于互联网,而这使得博客无疑带上浓厚的互联性,更大的包容性,互动性、新奇性以及传播性。
顾名思义,既然是博客新闻,那必然少不了博客这一新兴的传播媒介,所谓博客新闻,就是基于博客,依托博客进行新闻传播一种新闻报道和新闻报道方式。
2003年6月,《》执行主编和总编辑也被“博客”揭开的真相而下台,引爆了新闻媒体史上最大的丑闻之一;
2004年4月,轰动一时的Gmail测试者大部分从bloggers中产生。
这几次博客新闻报道囊括了政治,社会,暴力恐怖事件,公众舆论监督等领域,向世人证明了一点,传统的诸如广播电视报纸媒介能够做到的,博客新闻也能做到,不但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博客便这样发展了起来,开始走向繁荣。
1988年的“德拉吉”报道,是博客新闻产生的起点,也是一个亮点。不仅是新闻史上的一道奇观,也奠定和证明了博客与新闻结合的良好典范和可行性。从此,博客新闻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而德拉吉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小记者爆得大名,成为众所周知的热点人物登上新闻史的殿堂。这次“德拉吉报道”击垮了传统媒体的权威,使人们见识了博客传播新闻的巨大潜力和力量。
随便看看
- 2023-04-10青年志愿者开展英烈红色档案保护行动:烈属对亲人的记忆拼图 在这个清明齐了
- 2023-05-12记录坚强与伟大的集体记忆丨艰难时刻我们在一起
- 2023-03-23优秀博客是如何炼成的?
- 2023-04-13牟恩东:农民开始借助互联网博客发布信息
- 2023-05-05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