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50强
东赢体育AriannaHuffington是百万富翁、社交名媛,她用她的财富建立起一个自由主义旗舰博客,雇用职业写手和名流写博,迅速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博客”的榜首。
夏威夷的Eric因为一张猫照片而突发奇想,建立起一个猫博客,与全球猫迷分享各种各样的猫照片,他还使用特殊的“猫语言”,human(人类)变成hooman,Sunday(星期天)变成Bunday.
从哈里王子从军到汤姆·克鲁斯的宗教信仰,从帕丽斯·希尔顿的八卦到缅甸首都骚乱,博客在新闻报道和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史无前例的强大角色。英国《卫报》近日评出了50个“全球最具影响力博客”。以政治新闻为主的TheHuffingtonPost名列榜首,中国演员徐静蕾在新浪开设的博客位列第12.
政治博客史往往被划分为前Huffington和后Huffington时期。在百万富翁、社交名媛AriannaHuffington涉足这一领域前,博客们都是散兵游勇,面对主流媒体满怀受压迫者的怨恨。午夜时分,他们会穿着睡衣坐在电脑前,尽情挥洒他们对精英们的不屑。所以,当2005年Huffington决定调动她的财富建立一个自由主义旗舰博客时,受到了无情的嘲笑———老天,她以为自己是老几?
但现实给了“睡衣党”们沉重打击。无论在线上还是在线下,Arianna的钱都一样有用,她雇佣职业写手和名流写博,使得HuffingtonPost很快成为最受欢迎、最有影响力的博客网站之一。
HuffingtonPost的出现是网络进化史上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证明一些古老的定律在这个新纪元仍然有效:一点市场智慧加上很多金钱,可以更快抵达目标。在HuffingtonPost之前,主流传媒集团不是漠视网络存在,就是对它敬而远之。而在后Huffington时代,他们终于认识到网络是个极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如今三年过去,默多克买下了MySpace,新兴博客们则想方设法吸引注意力,以争取被购买的机会。
就是最严肃的人也会不时放下手头工作,用各种小娱乐调剂一下身心。为此,网上有很多人搜罗这些看似毫无意义,但非常有助于消磨时间的酷炫玩意和有趣链接,在这方面,BoingBoing的编辑们最为积极。它创建于2000年,曾被Technorati评为世界上人气最旺的博客,对于博客风格和语言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在其令人眼花缭乱的画面和轻松休闲的基调中间深藏着钢铁般坚硬的极端自由主义倾向,它主张不受国家和企业控制,坚持自己的独立性。
Techcrunch于2005年起步于硅谷,很快成为技术工业最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之一。其创始人MichaelArrington见证了互联网淘金热的兴起,他本是一名律师,后来决定经商,最后发现与其自己创立一家公司,还不如写一写网络新星们的事情更有商机。如今他的博客在Technorati“全球最受欢迎博客”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商业周刊》评出了互联网上最有影响力的25人,Arrington是其中之一。不久前Techcrunch还采访了美国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
JasonKottke早在1998年就开始在网上搜寻各种有趣的玩意,后来就建立了Kottke,并迅速蹿红。
至今Kottke仍然是博客阵营里的老派人士,他的站点上是一系列网页与文章链接,而非个人生活的零碎记录。他的关注点包括电影、科技、图形设计和体育,但决不与政治沾边。其文字相对文雅、冷静,而且信息量丰富,不像其他很多博客那样,有很多脸红脖子粗的咆哮。
Kottke知名度的大幅提升与两件事情有关,一是他曾因为发布一条新闻收到索尼公司的控告威胁;二是他三年前曾放弃大有“钱途”的网络设计工作,全职写博,靠向访客收取小额费用生活。一年多后,他发现这样很难支撑,宣布放弃。不过,现在博客上的广告所得已经足够支付他的账单。
希瑟·阿姆斯特朗(HeatherArmstrong)2001年创建Dooce,第二年出了大名,原因是希瑟在博客上谈到老板和同事,并因此被解雇了。这件事在美国引起激烈争议,还为英语添了一个新词———从此之后,“dooce”就是专指某人因为博客而丢了工作。
希瑟的人气源于她的坦诚,她写到工作、家庭、宠物、产后抑郁、初为人母的心情,还有在摩门教家庭长大的感觉。访客们被她坦白、率直、动人的语气吸引,仿佛被带入她的生活,并相应地用自己的忠诚报答她。从2005年起,这个博客的广告收入已经足够支持希瑟全家的生活。
29岁的马里奥·勒万德拉(MarioLavandeira)于2005年建立了Perezhilton,并把它变成了“好莱坞最恨的网站”,该博客专门挖掘名流八卦,连名字都是模仿名媛帕丽斯·希尔顿(ParisHilton)的名字而来。马里奥喜欢在博客上张贴明星们的丑怪照片,还要在后面加上恶毒的评论。好莱坞少女林赛·罗韩(LindsayLohan)因为酒醉驾车被捕那天,他一口气更新了60条,吸引了800万点击。
现在的马里奥已经和帕丽斯·希尔顿一样出名,去年起他开始在VH1主持专题节目,乐队“黑眼豆豆”的女主唱Fergie在一首歌里提到了他,还有女明星给他打电话,求他不要再提到自己。
在2000年美国大选,戈尔与布什拉锯不止,当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杂志编辑JoshuaMicahMarshall终于失去耐心,跑到网上创建了TalkingPointsMemo,以发泄怒火。8年后的今天,TalkingPointsMemo及其三个姐妹网站每天有40万读者点击。
现在的Marshall雇了一小队记者,专门挖掘政治丑闻和阴谋,在这一领域颇有影响力。尽管很多老派记者对其报道手段不以为然,但Marshall善于发现和讲述故事的本领还是得到了报答。去年当布什偷偷解雇一批检察官时,他及时进行了报道,虽然主流媒体谴责Marshall把什么都看成阴谋,他还是不懈追踪,最后挖出真相,导致司法部长AlbertoGonzales下台。Marshall因此获得了著名的乔治·伯克新闻奖,这是第一次有博客得到这一奖项。
2007年,夏威夷的EricNakagawa被网上一张有趣的照片吸引,那是一只咧着嘴的猫,旁边配着说明:“我能吃点奶酪三明治吗?”他将此图发给朋友Tofuburger.然后两人一时兴起,建立了一个博客,最初里面只有一张照片,但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客之一。
数百万人点击这个网站,欣赏、上传、编辑在各种场景下拍摄的猫照片,有时还进行投票。照片的说明都使用一种特殊的“猫语言”,它因为这个博客而传遍全世界,“human”(人类)变成了“hooman”,“Sunday”(星期天)变成了“Bunday”。现在他们还打算开发用“猫编码”的电脑语言,并把《圣经》翻译成“猫语”。
BeppeGrillo是意大利喜剧演员、政治评论员,每天都不忘愤怒地抨击祖国的腐败和金融丑闻。他的博客是世界上点击量最大的个人网站之一。在文章中Grillo号召那不勒斯人和坎帕尼亚区人宣布独立,要求德国对意大利宣战,以帮助意大利人民;还呼吁把意大利所有议员都赶下台。他专门创立了一个“去纪念日”,去年9月在意大利280个城镇举行了相关,参与者大多是被他的博客发动起来的。
美国记者尼克·邓顿创建于2002年的纽约博客Gawker是关于媒体业的八卦和评论。一年之内,博客点击量就达到了每月50万,现在是1100万,不久前它贴上了汤姆·克鲁斯为科学基督教所做的夸张宣传片,吸引了8000万读者。目前该博客仍是GawkerMedia(拥有14个博客)的旗舰,虽然有些人觉得它已经变得过于小报化、名流化和女性化,并不再那么“纽约中心”,但是其核心理念———媒体批评———似乎仍未受触及,因此有效地保证了它的人气。
马特·德拉吉创建的这个博客起步之初是用八卦电邮方式传播,后来变成网站,浏览量也小得可怜,可以忽略不计。但是1998年它首个披露克林顿性丑闻,一举成名。该博客因为小报性质被记者和严肃的博客们蔑视,但它在媒体史上的地位已经奠定。尽管他们嘲笑它,还是时常去看看它的更新,万一它又挖掘到可以扳倒另外一位总统的猛料了呢?
中国女演员徐静蕾2005年开始写博,结果几个月内点击就达到1150万。2006年Technorati(此前它从未计算中国的数据)意识到,徐静蕾的博客是世界上人气最旺的博客。她的博客没有争议性,只是反映性的,目的是展现明星背后的真实形象。每次更新都会引来几百条评论,粉丝们在这里表达他们对她的爱、向她提出建议,要她注意身体,等等。去年她的博客点击量超过了10亿。
Treehugger是一个绿色消费博客,使命是向大众推介一种可持续生活方式。它主张环保生活并不意味着牺牲舒适,其积极、乐观的感觉每月吸引180万用户点击。它一直处于Technorati博客排行榜前20名之内,有10名员工和40位来自全球10个国家的作者。他们每天写出30篇博客,涉及8大种类,广告和赞助收入已经足以支付这些人的报酬。现在还增加了颇受欢迎的建立了博客托管网站Hugg,去年DiscoveryChannel将其收购,据说价格是1000万美元。
三位好朋友阿尔维、纳科和维科2001年在马德里创办,用西班牙语写作。它是欧洲第二大最受欢迎的博客,在全球人气博客排行榜上名列第13位(据eBizMBA的数据)。它关注科技、游戏、名言、阴谋、电脑、黑客、涂鸦,还有设计。
2005年由美国在线公司(AOL)创办,堪称“八卦连续剧”,据说雇了大约20位写手,以保证明星消息源源不断。它一个月吸引160万点击,总是被八卦报章列为消息来源。它以自己离现场最近而自豪,这是事实。因为离现场太近,濒临崩溃的布兰妮甚至驾车压到了它的摄影记者的脚。去年秋天,他们将留着车辙印的袜子在eBay上拍卖,宣称要将所得捐给美国儿童保护基金。
Engadget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科技小玩意和电子消费品博客。2004年由RyanBlock成立,同年得了博客大奖,以后每年都不落空。现在它是WeblogsInc的一部分,很多网站都将其链接作为缺省RSS源,有英语、西班牙语、日语和中文版。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证明了它的威力:它向苹果店员工们发出了一封声称来自苹果公司的邮件,通知他们iPhone发布日期将推迟,这个小把戏令苹果的股价在几分钟内就跌了3%.
无论如何,美国2008年大选都将是该国史上最重要和最有戏剧性的一场选战。为了随时与人谈论这个热点话题,你必须有一个见多识广的消息源,英国博客Marbury是一个好去处。其创始人IanLeslie曾经旅居纽约四年,其间迷上了美国政治,在这个博客张贴美国政坛重要事件和有趣的分析。
这个饮食博客每天吸引全世界1万多名浏览者,博主PimTechamuanvivit做过和吃过无数菜肴。从米其林星级餐馆到街头小食铺,她都试了一个遍,并且拍下照片,贴到博客上,与其他老饕共享。她还会告诉访客去哪儿购买奇怪的烹饪用具,贴出菜谱供他们小试牛刀,教他们怎样才能把菜摆得好看、拍得好看。事实上,她不仅仅是网络名人,传统媒体也时常邀请她写专栏、菜谱和访谈,在美国《》、法国《世界报》和澳大利亚的《悉尼晨报》上,你都能发现她的踪迹。
由德国的RobertBasic创建,在Wikio的全球最有影响力博客排行榜上,位列第18位。内容包括技术和种种零碎,比如教读者如何在一分钟内搜出1851年《》里的一篇文章,如何分辨驼鹿和麋鹿,等等。
这个博客的理念十分简单:博主ScottSchuman手持相机在曼哈顿游荡,看到顺眼的人就拦住,问人家愿不愿意让他拍张照片,回家后他就把所有照片贴到博客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ScottSchuman创办这个博客之前曾在高级时装业工作了15年之久。他有一双精于发现美的利眼,有抓住闪亮瞬间的天份,对身着奇装异服招摇街头的人有着不可磨灭的热情。他的博客是街头时尚全景记录,有时附有简短评论。博客每天吸引7万人阅读,入选《时代》杂志的“设计圈百大最有影响力”榜单。所以如果你在曼哈顿溜达,碰到一个名叫Scott的家伙要给你拍照时,只管答应并微笑就是了,你马上就要成为时尚偶像了。
去年由GawkerMedia推出,目标是成为一份网络女性杂志,结果迅速如愿走红,因为里面充斥着女性喜欢的文字:喧哗而武断的政治评论,曲折多姿的时事新闻,当然还有很多美女与酒之类的照片。
日本最受欢迎的博客,内容无所不包,从玩具、游戏到最新垃圾食品,主打流行文化。你在这里可以看到贝克汉姆牌安全套、挤了75只海龟的冰箱、大包装法兰克福香肠(有100万根!)、用羊毛织成的实物大小的法拉利等,最近它比较了肯德基炸鸡和一种新式虾饼的味道。
博主匿名,自称是一名性工作者,从2004年开始对她的现实性生活进行坦率的描写。2006年,该博客内容装订成册,由Ebury出版,十分畅销,不少上班族都会在严肃报纸的掩护下阅读这本书。一家星期日报纸揭露说,化名AbbyLee的作者是住在伦敦北部的ZoeMargolis.
2005年由PeterCashmore创建,是一个社交网络新闻博客,报道及评估有关MySpace、Facebook及其他无数不出名的社交网站的最新发展、应用及特色,特别强调功能性。读者包括web2.0的顶级开发者和13岁的小孩。
博主StephanieKlein把这个博客变成了一本日常生活剪贴簿,里面什么都有,绘画、照片、一些零碎的想法,特别是一些关于约会遭遇、性邂逅和身体机能失调的俗丽故事。数千名女性每天跑来听她讲述自恋的丈夫、讨厌的婆婆,并留下自己的牢骚,把这儿变成了一个网络忏悔室。这个超人气博客最后也结集成书,曾在无数报刊上连载。
如果你每周看几本明星杂志还觉得不过瘾,那么每天浏览一下HolyMoly肯定可以大大提升你的八卦指数。这个英国博客每月吸引75万访客,24万追星族注册,为的就是每周收到它的邮寄广告。小报和大报的专栏作者都喜欢到这儿来寻找猛料和灵感,伦敦免费派发的《地铁报》每天都会登载这里发布的新闻,据说它正打算进军电视业。
调查发现网民性别比整体上还是平衡的,但是政治博客却是男人一统天下,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MichelleMalkin,它由新闻专栏作者MichelleMalkin创建,是美国浏览量最大的保守派博客之一。Michelle由此成为网络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她的主要论题就是自由派如何背叛了美国。
BrettSnyder是个航空迷,他小时候常在机场旅馆度过生日,小脸贴在玻璃上,看着飞机起降;长大后他辗转于美国各州航空公司,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现在他把这份忠心和兴趣放到了博客上,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美国各个州营航空公司的发展现状,各种相关新闻和故事。
专门挑剔和挖苦明星着装的时尚八卦博客,时刻不忘拿名流开涮,不过在品位上有独到见解,而且富有幽默感。不久前文章集结成一本书,名为《TheFugAward》。
HughMacLeod是纽约一名广告员,在酒吧消磨时光时喜欢在收到的名片背后乱画种种尖酸刻薄,甚至有点超现实的卡通。朋友们都挺欣赏他这一手,因此他就一直坚持下来,并把这些画贴到网上,收获了一大堆粉丝。他利用这个超人气博客干自己的本行———推销,帮合作商Stormhoek卖了很多瓶南非葡萄酒。
这个博客乍看上去平平无奇,但点击进去你就会大跌眼镜,它专门秀派对艳照,每月有90万人点击。
博客名字来自康德的名言,作者也是一群学者,内容是理论与政治的融合,2003年开创以来已经成为知识分子的讨论中心。
这个博客集合了日记、评论和环保生活小窍门,是“一个家庭追寻美好生活的记录”。博主MelanieRimmer和五位家庭成员住在柴郡一栋带花园的小房子里。他们种粮食种菜,养鸡养蜜蜂,博客线种用途”到“如何缝制百衲被”,丰富多彩。
博主Bob的世界杯博客2006年大获成功,于是又建了这个名为“Theoffside(越位)”的博客,它谈论世界所有足球队和俱乐部,搜集有关新闻和图片,包括无数赛事报道。在一篇文章中它对罗纳尔多今季每次射门的质量进行了评价,很多人将之视为最佳严肃体育博客,网址:theoffside.com
2004年的一天,秘书CatherineSanderson厌倦了工作,突然产生了写博的念头。一批粉丝争着看她在巴黎的生活,她和男友的紧张关系,她刚会走路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她失恋了,又在网上结交了一个新男友。她的老板发现了这个博客,立即把她炒了。媒体注意到这一事件,结果她不仅告倒老板拿到赔偿,还与企鹅出版社签订了两份出书合同。
博主JohnAmato是个职业横笛手和萨克斯管演奏者,他在2004年建立这个自由派博客,点击量超过2000万。
住在巴黎蒙马特尔的年轻女郎ClothildeDusoulier在计算机行业工作,热爱吃喝,但朋友们不愿无休无止地听她的吃喝见解,于是她就建了一个博客,挥洒自己的热情。如今5年过去,ChocolateandZucchini(巧克力和南瓜)已经成为人气最旺的烹饪博客之一。它用双语介绍巴黎美食,还配有诱人的菜谱,每天有数千人点击。
英国最老牌的博客之一,作者包括无政府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税收不合理论者、欧元怀疑论者和王尔德主义者,主流媒体认为它可能是英国最好的独立博客。
AndrewSullivan是旅美英国人,他经济上是保守派,社会政策上是自由派,外交上是。他还是同性恋、天主教徒、艾滋病患者,保持着自己永远的吸引力。
2001年创建,由JessMcCabe编辑,是英国第一个女权主义博客,常在英国掀起关于女权主义的大讨论。如今它每天点击量在3000左右,志在把自己打造成当代女权主义者的论坛。
2003年创建,讲述诺福克郡乡下一个男人的生活。用自嘲语气谈到乡村客栈的夜晚、当地保龄球队的战绩,被视为“连续剧博客”的样板。
流行音乐之家,2000年成立,博主是PeterRobinson,内容包括音乐新闻和尖锐的评论。
博主自称是一名服务生,从2004年起开始记录他在纽约某餐馆每天面对挑剔食客的痛苦经历。它是工作博客的代表,赢得了2007年的Bloggies大奖。
八卦博客,言辞锋利有趣,常常令人捧腹,被称为英国版的PerezHilto.
一个关于《魔兽世界》的博客,报道魔兽世界里面发生了什么事,当然也会提到现实世界与这个游戏相关的新闻和传闻。
来自密苏苏里圣路易的SharkFu四年前创建的博客,如题所述,讲述的是一个黑种女人的生活。
23岁的SusieLau的穿衣日记,每天会有1万人阅读。Lau承认她将日常收入的60%都花在了衣服上,但是现在她得到了回报。博客的影响力把她变成了时尚权威,时尚杂志编辑常常到她这儿来找灵感,香奈儿邀请她参加产品发布会,广告商更是不停打电话来。
女同性恋者SarahWarn2002年创办的女同性恋博客,每月有50万点击量。
Copyblogger成立于2006年,风格简洁、实用、有趣,上面有关于在线写作的种种建议。
随便看看
- 2023-03-16记录城市变迁 留住焦作记忆 展示美好生活br我市主题图片征集展览活动入选名单公布
- 2023-03-28杭州市余杭区教育局:寻觅宝“桂”记忆、记录蘑菇成长余杭多维发力让劳动教育落地开花
- 2023-05-05世界上真的存在记忆宫殿吗?常人能掌握吗?
- 2023-05-09开源鸿蒙首次亮相岳东赢体育(中国)官方网站-DY SPORTS麓峰会 共筑数字经济底座
- 2023-03-20春耕正当时!泉果基金王国斌发声:十四五规东赢体育(中国)官方网站-DY SPORTS划给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升值空间 看好这三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