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头部广告

芝罘区启动城市记忆工程 记录发展脚步

  东赢体育上了年纪的老人们看到老照片就能够回忆起自己童年的故事。一座城市也是这样,一张张图片、一条条影像都记录了烟台这座城市的成长。然而城市建设步伐太快,那些熟悉的老建筑离我们一一而去,为了留存这些记忆,芝罘区档案局启动了“城市记忆工程”档案资料库建设工作,忙碌的都市人回头看一看,也许就能找到曾经回家的那条小路。

  20日上午,记者来到芝罘区档案局。管理利用科科长乔芳带领记者走进档案室,打开了保管芝罘区档案的大门。保管箱里记录了芝罘区这些年走过的路,市民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的故事。烟台一中、烟台港客运站、烟台汽车站、养正小学等芝罘区的老建筑被记录在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后人展示着芝罘区曾经的沧桑历程。

  芝罘区档案局副局长鹿红兵谈起“城市记忆工程”的初衷时说,经历过那些年代的人看到图片能够回忆起年轻时的故事。那些熟悉的大街小巷、风俗爱好也是历史文化的载体,然而城市建设过快,城区大量改造使一些建筑不存在了。“我们可以用图片、影像记录下这个城市发展的脚步,看看这座城市如何长大。”

  鹿红兵说,原先的纸质记录较多,图片和影像很少。去其他地市参观,他们的档案展览室都很大,大量利用图片、影像来追忆城市的脚步。芝罘区从今年开始也将加大此项工作的投入,专门设置两人负责,用图片、影像文字结合开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提高老百姓参与的兴趣。

  据介绍,胜利社区是芝罘区老城,有很深的文化积淀,保留了不同时期的老建筑。随着胜利社区改造工程的推进,这些老建筑将成为历史。为了保存这段历史,芝罘区档案局抽调专人对胜利社区拆迁改造项目进行了跟踪拍摄,全方位记录了城市拆迁改造的进程,并对文化遗存的历史渊源、沿革管理等进行考证,形成相关文字。

  截至目前,芝罘区档案局已对胜利社区跟踪拍摄照片200余张,这些珍贵的资料将记录下芝罘区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为被拆迁地留下永久的记忆。接下来,芝罘区档案局还将跟踪记录白石村、朝阳街、白马路附近的老建筑。

  今后,芝罘区档案局将在收集胜利社区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向全区各重点项目和重大拆迁改造工程延伸,做好跟踪拍摄,建立起完善的、全面反映芝罘城区风貌的“城市记忆工程”档案。董矜洁李大鹏

  1、烟台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烟台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烟台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烟台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烟台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烟台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标签: 记录记忆
文章详情页广告

随便看看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