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记忆
东赢体育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新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大众电影》、上海第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上海解放6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30余组反映上海解放以来发展历程的珍贵档案首次披露。昨天起,“上海先行·档案记录”档案展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开展。青年报记者吴恺摄
新中国第一个居民委员会、新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大众电影》、上海第一次大规模城市改造……上海解放65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30余组反映上海解放以来发展历程的珍贵档案首次披露。昨天起,这一“上海先行·档案记录”档案展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开展。青年报记者刘晶晶
记者昨天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一楼看到,首次对外披露的这些档案有照片、文本、实物等,反映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在城市治理、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工业生产、金融贸易、科学研究、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先行于全国的步伐。
1949年12月在上海成立的“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居民委员会。
据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根据陈毅市长的指示,进一步改善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成为当时各区的主要任务之一。当时绝大部分居民都散居在各条大小不同的里弄里,因此,加强和组织各区里弄居民的工作、建立一个新型的基层居民组织非常重要。
1949年12月,在黄浦区接管会代表、地下党员王怡白和公安机关代表、地下党员屈大勇等人的组织发动下,金陵东路的宝兴里居民自发成立了“宝兴里居民福利委员会”,福利会带领居民克服种种困难,在防特、防盗、防火、爱国卫生、福利生产、购公债、捐飞机大炮、办妇女扫盲班等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昨天的档案展还首次披露了解放后上海的第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53年9月编制的《上海市总体规划示意图》以及1959年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草图》,跑马厅改建成人民广场、肇嘉浜填埋改造的照片等都是首次对市民公开展示。
记者看到,档案显示,1950年9月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将跑马厅的南部辟建为人民广场,北部改建为人民公园。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跑马厅改造为人民广场,除了为了抹去跑马厅遭到帝国主义侵占80余年的历史污点之外,市政府当时考虑的是缓解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极度缺乏的境况。地点的适中,交通的便利,加上当时中心城区公园寥寥的实际情况,使得人民公园建成开放立刻获得了民众的喜爱。根据档案资料记载,1952年10月1日,公园对外开放,陈毅市长题写了园名。
与人民广场的改造一样,上世纪50年代,由上海市政府主导的肇嘉浜改造也是老上海人常常念叨的一件民生工程。
肇嘉浜原是上海地区干河,清末开始东段陆续填没筑路,西段成为污水排放主要出口河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臭水沟”。解放前,肇嘉浜两岸有2000余户棚户,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水上棚户区。1954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根治这条“上海的龙须沟”,投资1378.5万元的肇嘉浜路综合整治工程正式上马。从1954年10月到1957年5月,肇嘉浜工程完成。这条长达2900米、中间有30米宽绿化带的林荫大道被命名为肇嘉浜路,也成为上海当时为数不多的景观大道。
据介绍,除了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这一档案展,在今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前后,上海全市100余家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还将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5月27日适逢上海解放65周年,以“上海解放”为题,市档案馆将集中公布一批上海解放史料,并将有关上海解放的档案展览送进校园,去年成功举办的“档案里的故事”巡讲,也将以上海解放内容开篇,再次拉开巡讲帷幕。
6月9日国际档案日前后,围绕“走进档案”,宣传活动将进入高潮,依托数量众多的金融开放档案,上海金融档案史料中心将在市档案馆外滩馆揭幕,市档案馆编辑的《海上金融》图册也将首发。一批区县和部门、专业档案馆将举办“开放日”活动,一些依托档案建立起来的,原本以内部参观为主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发展陈列馆(室)也将首次向社会开放,普通市民可以更接近档案,一睹平时难得一见的珍档,更能领略中国银行、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机床厂、上海锅炉厂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企业的风采。
据悉,自2007年以来,上海每年都会举办档案工作集中宣传活动。今年的活动,首次从45家国家、专业和部门档案馆扩大到机关企事业单位。
随便看看
- 2023-03-20东赢体育.(中国)官方网站-DONGYING TIYU供应链光荣榜榜单发布
- 2023-03-17东赢体育(中国)官方网站-DY SPORTS为什么音乐能勾起回忆?
- 2023-05-26东赢体育博客中文站
- 2023-05-05世界上真的存在记忆宫殿吗?常人能掌握吗?
- 2023-03-20博客与新闻传东赢体育.(中国)官方网站-DONGYING TIYU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