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头部广告

重走二万五千里 他用《红色贵州》记录长征记忆

  东赢体育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对于47岁的桂向东来说,今年也是令他难忘的一年。时值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他11年的呕心沥血之作——— 《红色贵州》,在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白山出版社出版了。

  2005年,桂向东从江西于都启程,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长征”。此后的几年里,他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将红军翻过的山,渡过的河、走过的草地走了三遍,最终谱写出了这一本60万字的《红色贵州》。

  说起《红色贵州》的创作初衷,研究红军长征已有二十多年的桂向东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娓娓向记者道来。

  桂向东是仁怀市长征文化研究会会长。20多年前,他带着自己年幼的孩子到四渡赤水纪念塔、在茅台渡口过河时的地方参观。

  “是他们用青春换来了中国的新生,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未来。作为一名贵州人,我感受到了血性和激情,感受到了希望和理想、我感受到了振奋和骄傲。我有责任将其传播下去。”桂向东说。

  从心底而来的震撼,让正处在青春年华的桂向东此后一头扎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研究中。越了解红军长征历史,桂向东的心情越不能平静。他开始思索,他们(红军将士)何以能够跋山涉水,爬冰卧雪?

  2005年,桂向东从江西的于都启程,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长征”。“刚开始走时豪情万丈!哪知越到后来,苦、累、孤独寂寞差点让我放弃。”第一次重走长征,桂向东由于不堪忍受苦累,才行走到赣州就想回家。就在这时,他得到了赣州研究红色文化的专家的支持鼓励,于是决定咬牙坚持下去。

  也就是第一次重走长征路,桂向东找到了那个答案:伟大的事业离不开伟大的精神。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伟大的红军与红军的长征精神!

  在接下来的十来年里,桂向东又重走了两次长征路。三次旅程,桂向东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将红军翻过的山,渡过的河、走过的草地都走了。

  他还采访了红军长征时经过的60多个市县区的农民、党史办、文联、乡镇工作人员等200多人,从而将历史与实际联系起来,拍摄了大量的红色遗址、遗迹以及革命老区当今翻天覆地变化的照片,忠实地记录下了红军长征经过贵州时的风貌以及历史真迹。

  而他自己,在这三次征程中,穿坏了20多双运动鞋,有一次迷路遭遇大雨,还不慎摔倒在阴沟里,导致右脚脚踝扭伤,至今未痊愈。

  “向东自个儿用步履更用心灵去体验并感悟长征精神。经过几年的行走和笔行,将他在红色贵州的所闻所思所感,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既传递历史的回音,承载一种精神和一个不可忘却的时代,又让人触摸到当今贵州人的精神、人格、情怀。他硬是真的抱来了太阳一一炮火中烈士鲜血染红的那彪炳千秋的红色记忆。”《红色贵州》出版后,原贵州省作协副主席李发模在序言中写道。

  桂向东说,能得到许多前辈的认可,让他很惊喜。当初写这本书,也就是想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忠实地记录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详尽的叙述中央红军在贵州所经过的县域,全面反映中央红军在贵州的活动。

  “在这里面,勤劳勇敢的贵州人民以长征精神为动力,开辟出了一片又一片的广阔天地。”桂向东说,《红色贵州》是出版了,但是他的“长征”之旅还未停止,他将把长征故事继续讲下去。

  “接下来我将把自己在长征路上采访到的小故事,拍摄到的红色遗迹、遗址照片、题词、题字,以及长征沿线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等等,用文字的形式传达给大家,让长征精神传承。”桂向东说。(记者:任莉 来源:贵州商报)

标签: 记录记忆
文章详情页广告

随便看看

底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