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那些战火的“记录者”(3)
东赢体育“当时我们就一起唱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的朝鲜,可是我不知道的是我这一当兵就是33年,但是我从没有后悔过。”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侯三保在讲到他曾经的记忆时,脸上是无尽的怀念。
“家里分的地、分的粮食,都是哪儿来的,不都是给咱分的?我得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的这个恩也必须得报,我们的东西不能再让敌人夺了去!”他毅然瞒着家里,偷偷的溜进了开往鸭绿江的火车,成为了一名志愿军。他叫张孔台,今年80高龄。
老人出生于1935年,那是一个不算太平的年代。“那时候啊,家里非常穷,没有地,我父亲挑着担子带着我和哥哥四处乞讨,土地革命后,我家里分到了十几亩田地和100多斤粮食,那可是十几亩地啊,以前想都不敢想”。老人感恩在心,在得知招募志愿军的时候,当时年仅16岁的他就迅速的报了名,只是可惜因为年龄太小、身体瘦小被拒绝了。
老人的父亲知道了老人当时的想法之后极力反对,但是一心当兵报效祖国的他不肯放弃,背着家里人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去往朝鲜的列车。
当时因为年龄小,老人被分配到了独立炮八师,成为一名战地的通讯员,前往朝鲜战场丹东市并参与了多次战役。在奔赴前线的那段岁月里,老人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
老人讲到:“在第五次战役中,美军把电话线炸断,大炮无法准确射击,我自告奋勇,我就去了,一个轰炸坑跳到另一个轰炸坑,飞机一来就在上面扫射,我就赶紧趴在弹坑藏起来,就这样一个窑一个窑的前进。”说道这里,老人提高了声音,眼中是闪烁一种别样的光彩:“提前一分钟都是咱的胜利,晚一分钟都是咱的失败啊。”当时的他冒着枪林弹雨,终于在限定时间内将电话线送到指定位置。
“当时还有个口没接住,电话线就剩三米了,我一想,就这样吧,无论如何我得尽到这个责任,我就用手抓住两头,当时我手一摸那个电线,我就啥也不知道了,后来副连长不见我回来,顺着路一路过来才找到我,送去抢救了,这算是捡回一条命。”
如果说,有的人留在了历史中,那么这些老人则是那些关于战火的记忆的记录者。往事如歌,岁月如梭,回眸那惊心动魄的岁月,仍让人心潮澎湃,听完老兵的故事,场下的同学们都各有所思,各有所想。
来自河南理工的同学说道:“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很大,如果说自己曾经没有经历过对于过去那些鲜血染红的历史迷茫的话,那么我此刻懂得了曾经的不易和如今的幸福。”(文:姚必鑫 李书乾)
随便看看
- 2023-04-13学习园地 五色麻阳展神韵
- 2023-03-16“追梦人”吴文光:寻找和记录消逝中的民间记忆
- 2023-03-27夕阳博客 - 专注优质网络资源分享的技术博客
- 2023-05-17东赢体育国内知名独立科技博客推荐(篇)
- 2023-04-15四代记录者书写扬州隐蔽战线传奇:他们的故事值得后人传颂